“常回家看看”讓孝心有處安放
- 分類:新聞中心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6-05-13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母親節來臨之際,孝親敬老再次成為熱議話題。記者在北京采訪一位71歲的老人和他從天津來探望的80歲姐姐時,那位看起來很硬朗的80歲老奶奶卻抱怨感受不到兒女的溫暖:“現在的孩子不像從前的孩子,從他們身上感覺不到溫暖。”
“常回家看看”讓孝心有處安放
【概要描述】母親節來臨之際,孝親敬老再次成為熱議話題。記者在北京采訪一位71歲的老人和他從天津來探望的80歲姐姐時,那位看起來很硬朗的80歲老奶奶卻抱怨感受不到兒女的溫暖:“現在的孩子不像從前的孩子,從他們身上感覺不到溫暖。”
- 分類:新聞中心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6-05-13
- 訪問量:0
母親節來臨之際,孝親敬老再次成為熱議話題。記者在北京采訪一位71歲的老人和他從天津來探望的80歲姐姐時,那位看起來很硬朗的80歲老奶奶卻抱怨感受不到兒女的溫暖:“現在的孩子不像從前的孩子,從他們身上感覺不到溫暖。”老人的這番話,不僅在網上也引起廣泛的關注,也讓我若有所思……
現在,多數年輕人都沒日沒夜地忙著自己的工作。雖然有孝心,卻很少有時間陪伴父母。總想等把錢掙得再多一點,房子再大一點,職位再高一點,再來老人身邊盡孝,再讓老人享享清福。可是,等這些都得到時,常常已經晚了。
上述80歲奶奶的抱怨也給當下每位為人子女者提了個醒。羊有跪乳之恩,鴉有反哺之義,面對為我們操勞半生、日漸老去的父母親,再多的物質給予也代替不了精神上的慰藉,哪怕只是一個電話、一聲問候、陪父母吃頓飯。
當我們很小的時候,是父母花了很多時間,教我們慢慢用湯匙,用筷子吃東西;當我們還不會走路、穿衣服的時候,是父母費勁心思、一步步耐心的教會我們;當我們還不會照顧自己時,是父母幫我們梳頭發,擦鼻涕….或許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它卻是父母的嘔心瀝血,忙于工作的我們有過懷念嗎?當我們不耐煩的嫌棄父母“嘮叨”時,何曾想過父母的心情?當我們在外游玩沒有按時回家時,何曾想過父母的憂慮、擔心?等等,這些也許我們都忘了,甚至可能忘得一干二盡。
現在我們的父母老了,也常常忘記了扣口子,系鞋帶,甚至吃飯時還會弄臟衣服,就連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,這時他們需要我們去關心、照顧,我們應該像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一樣去照顧他們。其實父母對我們要求不高,只要我們“常回家看看”,多陪他們說說話,他們就會很滿足。相信我們都這樣去做的話,上述80歲的老奶奶就不會感受不到兒女的溫暖了。
家是幸福的港灣,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是每個老人都盼望的。無論是不是母親節,為人子女者都應放一放手中的工作和應酬,陪父母吃個飯、聊會天,盡一份“精神贍養”的孝心。
“常回家看看”讓我們現在就行動起來吧!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齊魯晟華制藥有限公司

關注晟華制藥
版權信息
© 2020 齊魯晟華制藥有限公司 魯ICP備11023082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濟南